欢迎来到OD体育-OD体育APP下载

投资者关系

大象艺术“幻镜山水”雕塑展     看宋玺德如何玩转金属媒材的色彩与意境

作者:张国荣 发布时间:2022-02-05 14:51点击:
2020/12/02

【大成报记者萧宇廷/台中报导】擅长以理性创作逻辑表达金属作品的艺术家宋玺德,睽违5年再次于大象艺术空间馆举办个展。这次展出,颠覆性地把过往不同时期创作概念再次“反刍”、并更加融合延伸,集结30年创作轨迹“循环式”的呈现,令人惊艳。而29日更举办座谈会,邀请策展人陈贶怡、东海大学美术系专任助理教授段存贞,与宋玺德进行精彩对谈,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到场,座无虚席。
这次个展中,宋玺德以抽象方式把东方山水画讲究的气韵意境,与钢铁材质的绝对性做了揉合,作品运用火切、焊接、高温发色等技术,在理性材质上做出自然有如山脉的纹理、表达了东方“山水”的意境;此外,更透过不锈钢板呈现镜像、反射、幻影、光线的动态视觉变化。另一系列新作,则把钢条与不锈钢角柱绢印上红、黄、蓝3原色,透过镜面反射随著观众身体与视角的移动,产生错视的“幻境”视觉空间现象。
29日座谈会上,大象创办人钟经新表示,座谈会特别邀请到合作多年且很有默契的策展人、也是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陈贶怡,与东海大学美术系专任助理教授段存贞来做为与谈嘉宾,希望透过他们的解析,让宋玺德宋的作品由可看性转换为精神性的历程,如何在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中、获得更深的层次。
陈贶怡指出,创作并非系列作品与系列作品的直线发展,这次策展概念是把宋玺德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路径“幻镜”及“山水”一同呈现。前者运用镜子与色彩制造错觉的虚幻境界;后者是直接面对钢铁制作过程,运用火与高温穿透钢铁材质达到与中国山水画相通的特殊境界。
而段存真提到,从艺术史的观点来看,宋玺德的作品包含20世纪雕塑发展的历程,与构成主义和现代主义雕塑的推进脉络相符。20世纪艺术把工业成份观点导入艺术实践,带入新的审美观、并取代19世纪以罗丹为感性的个人表现。宋玺德的作品则将颜色与光线流动的变换置入作品中,带给观者虚实存在的幻境感受;同时又把东方抽象性精神呈现于雕塑实存物质中,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。
宋玺德则透露,他的创作历程从平面到三维、再到四次元空间,然后再转为三次元;对他而言,提升素材层次、互动原理之研究、心灵的感触、创作和不锈钢坚韧对比的温度,是他一直不断追求的。他认为,“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客观与坚持,才能找出自我创作的定位。”
大象艺术空间馆“幻镜山水-宋玺德雕塑展Mirror the Illusional Landscape”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,邀请民众于2020年的尾声,感受不一样的雕塑新境界,错过可惜。

新闻资讯
相关产品